忠孝路教會簡介
歷史沿革
教會建築、設施
 
【歷史沿革】
 
忠孝路長老教會五十年大事紀要:
 
1953年1月18日 民族路長教會和會決定在南台中設立一間教會。

1954年3月 民族路長老教會購置南台中現址及建築物(二樓木造房舍一棟),
地坪約600坪。

9月5日 決定教會名稱為東聲長老教會。(「東聲」意為東邊的聲音)


9月7日 劉振芳牧師、林東薰及蕭清芳於該地點舉行定礎禮拜,即開始動土興建東聲長老教會的建築物。但因為鄰居國
民黨電影公司之反對,不准我們建築公共場所。雖然我們擁有合法的建築執照,卻被迫停止工程。反對我們的原因,
是因為我們禮拜時,唱歌讚美的聲音,會「影響」電影公司的錄音工作。於是,建築工程因而中斷。

1995年4月16日 教會再度申請建照,以興建倉庫之名來申請獲准。於是,把二樓的木造房拆解下來,使用其木料建築
(可聚會的)倉庫與宿舍。

1956年8月16日 教會開始在新建築的倉庫禮拜,並且開始使用牧師館。

1957年1月3日 本會前身東聲教會舉行開幕典禮。此為本會設教紀念日。

6月6日 聘請母會民族路教會副牧廖懷義牧師為首任牧師。

1958年9月13日 東聲教會改名為忠孝路長老教會。此間,鄰居的電影公司卻因為大火而遷移它處。因它的遷離,我們
又再度申請禮拜堂的建築執照,開始建設現狀的禮拜堂建築物。

1960年1月17日 本教會昇格為堂會、選舉第一任長執,長老四名、執事六名。

6月 廖懷義牧師離任,轉任埔里教會牧會

9月 聘請吳夢麟牧師為本會第二任牧師

1962年5月5日 新建禮拜堂完工,舉行獻堂典禮,新堂係由許鉗先生、王秀英長老夫婦獻建。

1963年9月 吳夢麟牧師離任,前往美國進修。

1964年1月 聘請呂春長牧師為本會第三任牧師。

1965年 新建牧師館與主日學教室落成,命名「親恩館」,由盧喜久女士、盧辰伍先生獻建。

1968年 新建辦公室、主日學教室、學生宿舍落成。

1971年 圖書館及員工宿舍落成。

1975年 新建教育館活動中心落成。

1979年1月2日 接納復興教會為本會子教會,於利巴嫩山莊舉行締結母子教會禮拜。

1983年5月9日 為呂春長牧師七十歲生日,在本會牧會廿年暨受聘為本會「終身牧師」三喜,舉行感恩禮拜與餐會。

1988年10月1日 由於抗議台中中會對十字墓園之不當處置,本會抗繳中會費,被台中中會取消堂會資格,本會小會議
決不予承認,並發表嚴正聲明。

1990年5月1日 為顧全教會大局,本會停止抗繳中會費。

1993年12月25日 為呂春牧師在本會牧會三十週年,結婚五十週年暨八十歲生日等三喜舉行感恩禮拜。

1994年5月1日 召開和會監選牧師,全數通過聘請王武聰牧師為本會第四任牧師。

7月 購買教會內國有財產局土地一筆二十坪價錢4,570,360元。

7月26日 呂春長牧師退休離任,小會舉行新舊任牧師交接,呂牧師計在本會事奉三十年七個月。

8月14日 舉行第四任王武聰牧師就任典禮

1995年1月1日 小會決議開拓一間教會作為本會四十週年之獻禮。

1月31日 新春感恩禮拜奉獻735,215元,全數歸入「宣教基金」,作為對外宣教之用,此後每年新春奉獻均做為對外宣教奉獻。

3月12日 林東薰長老奉獻台中市第七期重劃區六百四十坪土地作為本會開拓教會之用,該土地已奉獻,並完全登記,
歸屬財團法人。

8月13日 本會購得教會內一塊約十坪私有地,含稅金總額2,248,323元。

11月26日 由林東薰長老奉獻,本會開拓的蒙恩教會新建工程舉行開工典禮。

1996年1月21日 本會開拓的蒙恩教會命名為「蒙恩福音中心」。

4月14日 本週起增加主日早場國語禮拜,時間為上午八點三十分。

12月20日 完成教堂內約六十坪國有財產局土地之購買,總價980萬元,至此,教會內所有土地均歸屬教會。

1997年1月5日 舉行設教四十週年感恩禮拜,王武聰牧師以「信仰的傳承」勉勵。

1998年1月25日 新建「蒙恩福音中心」舉行獻堂典禮,各大報爭相報導,當天奉獻二十萬用來支持阿里山新美教會
(火災教堂被燒毀),蘭嶼漁人教會的建堂。

1999年9月21日 921大地震,本會會友房屋全倒有5戶,半倒有11戶,王牧師帶領同工前往災區探視,開始救災工
作,並選定中寮地區長期關懷。基督教救助協會於蒙恩中心成立921地震救災指揮中心。

2000年1月2日 舉行蒙恩福音中心開拓差派感恩禮拜。

1月9日 蒙恩中心開始主日禮拜。

2月13日 台中中會決議由本會認領中寮教會,協助中寮教會,災後重建工作,本會成為中寮教會母會。

2001年2月11日 本會921福音支援站經總會921重建小組評鑑,榮獲特優獎。

11月15-17日 由本會主辦「台灣興起」復興特會與佈道會,分別於蒙恩中心與中興大學蕙蓀堂舉行,邀請美國佛羅里
達州潘撒克拉大復興的史提芬希爾(Stephen Hill)牧師主領,特會每天有七百多人參加,佈道會每晚有三千多人參加。

2004年6月13日 召開和會通過購置建成路中連貨運556坪土地,價款8,680萬元,地土建築物價款670萬元,合計
9,350萬元,平均每坪16.9萬元。所購土地登記在本會新成立的「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忠孝路教會」名下。

2005年1月2日 舉行蒙恩教會開設禮拜,蒙恩福音中心轉型為蒙恩教會,成為本會支會。

3月10日 順利購得建成路土地銀行60.19坪畸零地,價款10,754,040元,每坪約17.8萬元。

2006年4月2日 開始本會五十禧年五十場豐盛生命講座。

4月16日 舉行本會支會蒙恩教會升格堂會感恩禮拜。

2007年1月7日 舉行設教五十週年感恩禮拜



忠孝路教會歷史查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忠孝路教會」是1957年1月3日由台中市「民族路教會」
分設之教會,原名「東聲教會」,1958年9月13日改名為「忠孝路教會」,
1960年1月17日成立堂會,就是今日忠孝路長老教會設立的因由。教會成立
之初,前六年由兩位年輕牧者廖懷義牧師、吳夢麟牧師分別牧養三年,第三
任呂春長牧師接任之後,牧會了三十年(1964~1994)。



呂牧師是台灣教界著名的鄉土佈道家,他對羊群愛護照顧有加,並且樹立良好屬靈風範,牧者尊重長執、會友,長執、會友敬愛牧者,彼此敬愛成為合一的教會,為忠孝路教會奠下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1994年呂牧師退休後,續由王武聰牧師擔任。查考教會歷史:「忠孝路教會」之母會是台中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民族路教會」。

「民族路教會」係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柳原教會」於1947年9月7日在此今台中市民族路59號分設的教會。而「柳原教會」前身為1898年英國宣教師梅甘霧牧師及蘭大衛醫所開拓之「東大墩佈教所」。

台灣中部基督教長老會發展史是由梅甘霧牧師(Rev. Campbell N. Moody)與蘭大衛醫生 (Dr. David Landsborough)兩人所開拓的。梅甘霧牧師(The Rev. Campbell N. Moody, D.D.) 1866年生於蘇格蘭,1890畢業於Glasgow大學, 1940年2月28日蒙主恩召,享年74歲。 蘭大衛醫生(Dr. David Landsborough)1870年8月2日生,1957年10月因車禍在英國蒙主恩召,享年87歲。兩人是1895年12月18日,由英國母會(蘇格蘭長老會)派蘭大衛醫生、梅甘霧牧師、廉德烈牧師三位傳教士抵台南,廉德烈牧師留在台南,蘭大衛醫生、梅甘霧牧師前往彰化接替病故的盧加閔醫生醫療傳道之事工,在台灣中部展開醫療傳道。

從上述台灣長老教會中部宣教歷史,得知其源自英國蘇格蘭長老教會。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尋求的歷史根源可以上溯至一八六五年蘇格蘭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馬雅各醫生在南部及一八七二年宣教師馬偕博士在北部所開展的宣教工作。這段歷史清楚指出:『台灣長老教會』與「蘇格蘭長老教會」、「加拿大長老教會」有其密不可分之淵源。

蘇格蘭長老教會其歷史可追溯至改教運動時期的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也就是宗教改革時期。加爾文是法國人,在日內瓦建立了一個有影響力的教會行政體系。1559年他創立日內瓦大學,所培育出來的傳道人分佈歐洲一些國家,影響力遍及各國。他的思想─加爾文主義,在任何時代都能有效對付任何的反對力量。他所創的教會治理模式、學術觀點、神學著作,都深深的讓今日教會長期得益。

至於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他跟今日長老教會的關係極為密切,宗教改革傳到蘇格蘭時,遭到天主教逼迫,一位曾經作過神父多年,加入改革宗信仰的諾克斯(John Knox),逃到日內瓦,深受加爾文的教化,1559年又回到蘇格蘭,得政治領袖Krskine之助,宗教改革就如乾柴烈火般蓆捲蘇格蘭,與前來鎮壓的軍兵對抗,後來英女王出面調解,和約在1560年簽定,蘇格蘭宣稱以改革宗為國教。諾氏起草以加爾文主義為主的「蘇格蘭信條」,組織上以長老治會,恪守教規,所以叫長老會。諾氏過世後,號稱「蘇格蘭長老宗」之麥勒威勒(Ander Melville)為繼承人,1578年他制定《教會行政原則》(Discipline),該書為長老宗歷代的治會通鑑。 蘇格蘭至查理一世為國王時(其同時治理英倫三島),厲行聖公會的禮拜儀式,逐引起暴動和鎮壓,國會不得已在1643年廢除主教制,特准長老宗的信條和行政,並在1643到1647在韋斯敏斯德(俗稱「西敏市」)神學大會上制定了《韋斯敏斯德信仰告白》,成為加爾文正統信條,英倫三島遂以長老宗為國教。

到了1842年,由於蘇格蘭長老教會教職的任免全淪落貴族和大地主手中,有許多牧師認為這種權利應該屬於教會全體會員的選舉,因此在開總會時,有近五百名牧師和眾多的長老在查莫士牧師(Thomas Charmers)領導下,離席抗議教會制度已不合乎加爾文信仰精神,這些牧師放棄了由政府支付的薪水、教會和牧師宿舍,憑藉著對上帝的信心雙手空空離開,第二年另組一個教會稱「蘇格蘭自由教會」(Scotland Free Church)。這就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南部教會的母會。而1844年馬偕所屬的加拿大牛津郡佐拉村蘇格蘭長老教會也加入蘇格蘭自由教會,在1861年改稱「加拿大長老會」,差派馬偕來台宣教的就是這個長老會。1785年它和其它三個長老會合併成為「加拿大長老教會」(Presbyterian Church in Canada),它就是台灣北部教會的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