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的盼望】
莊惠峯牧師
經文:馬可9:14-27 一、 人之所望 (名詞解釋—盼望)可長可短/想要/無窮盡 人從有意識開始就有”想要”,我們家老三剛滿五個月,四個月的時候就會認人,認聲音,認環境,她會只有「想要」給爸爸媽媽抱,給其他人抱她會有情緒。老大今年滿四歲老二兩歲,她們每天都在說:爸爸,我想要…媽媽,我跟妳說,我想要…,這個是很自然的,這是每個人的天性,是一種本能,要滿足自己的需求,就像口渴了,我們會為自己倒一杯水一樣。 人隨著年紀增長,我們漸漸發現,這個世界好像不是我們所想的那麼容易,有一些的「願望」不是那麼容易實現,有些「想要」無法馬上滿足,而且我們的「想要」也愈來愈多的時候,我們只好開始學習「等待」,再長大一點,再多存一點錢,再多許一個願,等到有一天信主之後,我們學會禱告,跟上帝求,我們就開始「禱告呼求」,主阿!幫助我長高一點,漂亮一點,瘦一點,脾氣好一點,聰明一點,功課好一點,業績好一點,接著還學「代禱」,主阿!幫助她/他~~~~~~~ 之後我們會發現,上帝好像對這些事情不是很有興趣,所以我們也不強求,我們就轉向,來關心國家大事,主阿!我希望台灣經濟好一點,政府政策好一點,生活品質好一點,接著,你發現,咦~奇怪,怎麼我從小到大的「盼望清單」好像沒有實現太多?是我要求太多嗎? 最後你只好發出一個最偉大且最屬靈的呼求:主阿!願祢的旨意成全。 請問這句話有沒有盼望在裡面?有嗎?是有一個『願』,但你知道上帝要成就什麼事嗎?如果上帝要成就的不在你的計畫之內,你能接受嗎? 二、 神之所望 其實,早在人能有盼望之前,上帝就先對這世界發出了盼望之聲: 「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1:28) 這是上帝對人的應許,我在裡面感受到上帝豐富的期待,因為當上帝這樣宣告之後,事情才慢慢開始發生,沒有馬上完成,雖然上帝能超越時空,但祂的話需要人用時間慢慢來實現,慢慢經歷,這段上帝在等候的時間,就是「上帝的盼望」,彼得後書3:8-9 「親愛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 上帝盼望什麼?可多了,上帝不只創造,他還參與在祂的受造之中,不但陪伴,還有教導甚至管教,最後有審判,當然,審判也不是結束,每個環節都有上帝的盼望在裡面,就像我現在每天都在盼望小孩長大一般,我對他們的未來充滿許多期待。 見證1記得前不久有一次,我抱著我們家老二宣宣禱告的時候,領受一個意念,我就把那句話宣告出來,我說:主阿,求你幫助我做一個好的父親,使我有限的生命不限制這孩子無限的成長空間。結果我說完了以後發現這句話不是從我自己的思想而來的,我發現這個意念是從聖靈出來的,因為如果是我,我就不會這樣禱告,所以我很感恩,我感恩的是,上帝藉著聖靈來提醒我,孩子還小,你要好好教她們,她們的成長都在我的手中,不要壞在你手裡,這是我對這個感動的理解。 弟兄姐妹,你看見差異了嗎?我會用我的方式,我的成長經驗,我父母那一套來養育我的孩子,我會「盼望」我的孩子長成我心中對於好孩子的樣式,但是主說:你很有限,不要把孩子限制在你的有限裡面。意思是,我的盼望,不全然等同於上帝的盼望。 三、 分歧 那怎麼辦?我會不小心搞砸了呢?弟兄姐妹,在你的經驗裡面,有沒有曾經盼望一件事能照著你的期待成就,結果到最後搞砸了呢?有沒有過自己以為很聰明,一切安排妥當但卻沒照著你的期待發生?一定有對不對?而且結果可能更糟。 聖經整本都是人搞砸才寫出來的你知道嗎?因為人搞砸很多事情,所以上帝要一直出來收爛攤子:
有時候我真的覺得上帝何苦呢?祂竟然將祂的盼望放在人的身上,人真的很善變,有時候買了牛肉麵又想要吃排骨飯,難怪雅各書會這樣說:「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甚麼。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1:6-8〉 分歧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我們對一切事情失望,對人失望,甚至對自己失望,上帝更不用說,上帝當然也對人很失望。 四、 回歸--馬可9:14-27 這是一個曾經沒有盼望,精疲力盡的父親的見證。 他的孩子從小就生病了,因著這個病,父親承受許多壓力,而且找不到病因,旁人的眼光與孩子的痛苦通通落到父親身上。孩子的病情愈來愈嚴重,以至於他們認為這是魔鬼的做為。 *孩子的狀況:啞巴,常常摔倒,口吐白沫如同癲癇,咬牙,身體瘦弱,常常摔到水裡,甚至會主動接近各種火源。 如果你有類似這樣的孩子,你會知道生活有多難過,我相信這個爸爸應該是個好爸爸,他並沒有放棄他的孩子,只是他不停的經歷失望與挫敗,甚至連耶穌的門徒都無法幫助他。 他對耶穌說:「從小的時候。鬼屢次把他扔在火裡、水裡,要滅他。你若能做甚麼,求你憐憫我們,幫助我們。」你可以感受到這個父親的無助,他已經沒有太多盼望,因為他對耶穌說:如果你可以的話,就幫助我們,你若能,if you can,弟兄姐妹,你曾經對上帝這樣說過嗎?這是一個在深淵低谷的禱告,一個微弱的聲音,你若能… 耶穌回答說:「你若能信」。耶穌沒有說:我肯,你潔淨吧!我可以,我來處理,我能,交給我吧!放心,我夠強!耶穌說:你若能…信。這時候耶穌的話好像針一樣的刺進這個父親的骨髓裡面,他幾乎跳了起來,流淚大聲喊著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旁邊的人還以為這父親也瘋了,就都跑過來,耶穌看見眾人都跑上來,就斥責那污鬼,說:「你這聾啞的鬼,我吩咐你從他裡頭出來,再不要進去!」那鬼喊叫,使孩子大大地抽了一陣瘋,就出來了。孩子好像死了一般。眾人以為他死了,但耶穌拉著他的手,扶他起來,他就站起來了。 我想,這對於當時圍觀的那些人來說是一件目睹耶穌趕鬼的經驗,當時有門徒也有文士,還有一些閒雜人,對他們來說可能增添了對耶穌權柄的認識,耶穌大有能力,老師果然比學生厲害,學生趕鬼趕不出去變成和文士辯論,很有可能在辯論這個孩子是精神病還是鬼附,直到耶穌解決了這件事情,大家才了解,但別忘了,經歷這件事最深的要屬於這位無名的父親,你可以想像,他陪伴孩子受苦這麼多年,他是多麼盼望孩子能夠得醫治,其實,看著家人生病受苦比我們自己生病還難受,特別是家人生重病的,你需要很強的心靈支持。 親愛的弟兄姐妹,你是否正如同這為父親一樣經歷許多痛苦?你忍了很久,嘗試了許多方法都沒有任何幫助,而你幾乎失去所有的盼望?請回到主的面前,再一次將你的心交給耶穌。 五、 結語—盼望之終 羅馬書4:17-22 亞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復活、使無變為有的神,他在主面前作我們世人的父。如經上所記:「我已經立你作多國的父。」他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因信仍有指望,就得以作多國的父,正如先前所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他將近百歲的時候,雖然想到自己的身體如同已死,撒拉的生育已經斷絕,他的信心還是不軟弱;並且仰望神的應許,總沒有因不信心裡起疑惑,反倒因信心裡得堅固,將榮耀歸給神,且滿心相信神所應許的必能做成。所以,這就算為他的義。 他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因信仍有指望,和合本的修訂版是他在沒有盼望的時候,仍存著盼望來相信,意思是在快要絕望的邊緣,仍然盼望可以信的下去,這就厲害了,我們有這樣的盼望嗎? 弟兄姐妹,以我的年紀跟經歷要講盼望的信息可能很有限,但是我相信,上帝是使人有盼望的上帝,所以我們更應該來尋求祂,當我們帶著盼望來禱告的時候,上帝同時也會有祂對於你的期待,所以盼望得以實現,就是當我們的盼望與上帝的期待連線的時候,如同耶穌與天父合而為一,耶穌所到之處都遍滿了神蹟,讓我們把天父的盼望也放進我們的盼望清單裡面,讓天父的盼望引導我們的盼望,成就主所要成就的一切!阿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