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福音有那麼困難嗎?】
曾仁杰牧師
經文:林前九:19-23
引言:
(太廿八:18-20)「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要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羅一:16)「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然而並非每一次傳福音都能使聽見的人就立刻悔改、接受耶穌,過程中會被人拒絕的情況是常有的事。
使徒保羅在傳福音的過程中也多次遭受拒絕、抵擋、逼迫。(林後十一:24)「他被猶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下減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遇着船壞三次,一晝一夜在深海裡…」。甚至連他過去用心一手所建立的哥林多教會,也曾對他使徒的職分與權柄挑戰、質疑過。(林前四:1-4,九:1-2;徒十六~十九)。
聽起來傳福音似乎並不是容易的事,因此我們就要藉著這段保羅所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一起來看,面對不是很好搞的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保羅是以怎樣的心境與態度來服事他們?而在這段經文中保羅又有什麼特別的提醒,可以幫助我們去作一個快樂且有果效傳揚福音的使者呢?
1、本文
一、 甘心樂意作眾人的僕人
保羅不是受了哥林多人什麼約束而作他們的僕人。他是自由的(羅馬公民),是使徒,有權柄又有地位。可是他反而甘心作個服事眾人的僕人,不像一個坐在高位上的主人。 保羅服事的動機與目的也很單純,他不是為了餬口,為了可飽餐一頓,即便他可享有傳福音應得的權利,但他並沒有;他寧可靠自己的雙手和亞居拉、百基拉夫婦一起織帳篷過生活。(林前九:12-15;徒十八:1-4)。 他也不是為貪圖虛名或虛浮的榮耀,因他早已將萬事丟棄,看為糞土、有損的,單單以耶穌為他生命的至寶,定意一生要渴慕、追求主(腓三:8、12)。保羅會如此的心甘情願,使自己成為眾人的僕人,是因他先被耶穌的愛得著,且被耶穌的愛所激勵,讓他毫無保留的為主而活,謙卑的服事眾人。(林後五:14-15)。 能夠讓人感動而接受福音不是我們有沒有明顯的恩賜,也不是我們要有什麼特殊的才幹或超能力的才能,(當然有恩賜、才幹是件好事)。但是最讓人能感動的是我們不管面對任何人,任何的服事,我們都能有甘心樂意為僕的心志與態度。 傳福音的困難與否,在於我們是不是願意效法保羅,因福音的緣故心甘情願且歡歡喜喜成為眾人的僕人呢?至今我仍舊十分確信,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只要我們肯傳,上帝祂一定能!
至於「屬靈的人」則與「屬血氣的人」相反,他們不單具有自然人肉體的生命,還領受了上帝藉聖靈所賜的生命,也就是接受上帝透過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恩。因此,「屬靈的人」乃是藉聖靈重生,有聖靈同在、受聖靈管制,順服聖靈引領,也享有聖靈所賜各樣屬靈恩賜的人,「屬靈的人」深知「不是倚靠勢力、才能,乃是倚靠耶和華的靈才能成就」,因此,對於所領的恩典不敢自誇,反而知道更加謙卑來服事人。
保羅說「屬血氣的人不領會上帝聖靈的事」,「屬靈的人能看透萬事」,但感謝主,舊約先知約珥預言:「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老年人要做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約珥2:28-29),耶穌升天後的五旬節,聖靈果真在門徒同心合意的禱告中,澆灌在凡有血氣的人身上(使徒行傳2:17),今天儘管我們四圍的人大都是屬血氣的人,但深信聖靈也要在我們信主的兄姐同心合意的禱告中澆灌在屬血氣的人身上,使他們能明白耶穌基督的救恩。
2、 能以同理心接納任何人
保羅說到自己在傳福音時面對三種不同類型(族群)的人,第一是猶太人,恪守律法主義的人,二是沒有律法約束的人,是指著當時的希臘人或外邦人,三是軟弱的人,是對於事情有質疑的人。 這三類型的人意涵著雖然他們都有不一樣的生活型態、思考模式、宗教信仰、文化背景。但是對保羅而言,不管他是哪種類型的人,只要他是人,都一樣需要福音,而且保羅要強調的是不管面對什麼人,只要一有機會和他們在一起,他會先站在對方的立場與角度,盡心竭力來幫助他們認識真理。
3、 凡事使人同得福音好處
討論分享:
1. 平常在什麼時候有機會傳福音?你曾使用那些工具或方法?
2. 傳福音的時候遇到什麼有趣的事?或遇到什麼困難?
3. 傳福音時被拒絕你會做什麼反應? 4. 請在這一個禮拜,至少向一個人傳福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