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佳美腳蹤》默默無聞的好牧人
◎陳樹群(中興大學農資學院院長)
六十年前,我出生於澎湖的小漁村──蒔裡,國高中在馬公市長大受教育,一直到高中畢業才離開菊島澎湖。自幼身體瘦弱,閱讀課外書籍似乎是在最安全的避風港。
高中時,我常想一個問題,如果「人死不是如燈滅,那該怎麼辦?」我該如何面對我現今的一生?又該如何預備死後的生命?而基甸會的免費聖經開了我一扇窗,促使我想進教會瞭解更多生命的意義。
生命中第一位屬靈導師
因為沒有人帶領,很難有勇氣踏入教會。記得有一次看見澎湖浸信會的佈道會有做廣告,我故意走到教會前被邀請,其實心中早就預備想要了解生命的意義。當初覺得是我自己走進教會,而後明白是上帝早就尋找我,引領我進入教會。
「你聽過四個屬靈的定律嗎?」記得曾向陪談人表達,屬靈定律的兩個圖都不是我現在的狀態,我心中並沒有混亂;十字架雖然沒有在我心中,但我的生活仍是井然有序的,我只想知道靈魂的去處。當晚我還是興奮地決志迎接耶穌住在我心,生命有了新的起點。
隔幾天,有位退伍老兵騎了輛破舊腳踏車到家門前,表明他是教會傳道人。他操著我聽不懂的濃厚四川鄉音,有著年齡差異極大的父執輩平凡長相,讓我壓根不想邀請他到家中小坐。但在爾後的兩年中,杜玉鼎傳道成為我屬靈啟蒙的導師。
四十多年前的澎湖浸信會,還是個小佈道所,主日崇拜不會超過十個人,週六的青年團契其實也僅有我一人。杜傳道一對一的屬靈教導,以單調的語音仔細講解聖經,我則饑渴地寫筆記問問題;看似寂靜場景,靈裡卻滿有飽足與喜樂。
身體力行的好榜樣
有時,我們兩人會一起騎腳踏車到眷村傳福音,帶小朋友認識耶穌,下雨時躲在屋簷下,一老一少相互搭配,那幅畫面至今仍常在我腦中迴盪。在耶穌的時代,施洗約翰的兩個門徒問耶穌說:「拉比,在哪裡住?」耶穌說:「你們來看。」他們後來跟從了耶穌。何等慶幸,我的屬靈啟蒙老師杜傳道,看似一無所有,但在靈裡卻是樣樣都有,引領我認識耶穌。在他身上,我看見耶穌無私的身影,他是好牧人。
馬公高中畢業後,我離開澎湖,就再也很少回家鄉,與杜傳道也就少有聯繫了。大學四年,我享受團契肢體的生活,也受教於各類名牧講員,從無間斷的參加暑期特會,生命有了很好的成長,但批評牧者的話語也越來越精準。
直到上了研究所,突然發現杜傳道也在台北某間教會牧會,我非常興奮地與他相約在主日,聽他講道。
永遠忘不了那主日的場景,四川鄉音的講道內容不復記憶,一股溫馨的感覺湧上心頭。但在進行報告事項時,杜傳道卻被台下的會友砲轟,要求換牧者,我們兩人視線遠遠相對,內心有如刀割,我默默流下淚來。
那天是我倆的最後一次午餐,有些沈悶,還是他打開話匣子,說到他退休想回高雄,此後再也沒有見過。晃眼卅年,猜想杜傳道應該回到主懷,享受耶穌存留的冠冕了。
信主至今,我遇過許許多多的大小牧者,也感受到牧者的事工壓力越來越沈重。然而四十多年前的澎湖小島,有個沒有受過神學嚴格訓練,也不怎麼忙碌的杜傳道,他熱心傳福音,堅守聖經原則,身體力行的啟蒙了我的信仰。
杜傳道不是一位口才辨給的名牧師,也沒有呼風喚雨的神蹟奇事,更不是現代化教會的管理者,以現今標準來看,甚至連心理輔導都談不上。但他是好牧人,在他身上有基督的印記。耶穌曾說:「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好牧人為羊捨命。」謝謝您,我的屬靈恩師!
(轉載基督教論壇報第3951期)

|